条条道路都可能通罗马,这里是一条"未必"最好但肯定能到的。

转自朋友的Email


I enjoyed this little story, and thought it was quite thought provoking. Fit for the beginning of a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and yours! May the New Year bring you all good health, peace and true happiness!
 
 
  
       
 
In Washington , DC , at a Metro Station, on a cold January morning in 2007, this man with a violin played six Bach pieces for about 45 minutes.  During that time, approximately 2,000 people went through the station, most of them on their way to work.  After about 3 minutes, a middle-aged man noticed that there was a musician playing.  He slowed his pace and stopped for a few seconds, and then he hurried on to meet his schedule.
 
 
About 4 minutes later:
 
  
 The violinist received his first dollar.  A woman threw money in the hat and, without stopping, continued to walk.
 
   
 At 6 minutes:
 
 A young man leaned against the wall to listen to him, then looked at his watch and started to walk again.
  
 
 At 10 minutes:
 
A 3-year old boy stopped, but his mother tugged him along hurriedly.  The kid stopped to look at the violinist again, but the mother pushed hard and the child continued to walk, turning his head the whole time.  This action was repeated by several other children, but every parent - without exception - forced their children to move on quickly.
 
 
 At 45 minutes:
 
 
 The musician played continuously.  Only 6 people stopped and listened for a short while.  About 20 gave money but continued to walk at their normal pace.  The man collected a total of $32.
 
 After 1 hour:
    
 He finished playing and silence took over.  No one noticed and no one applauded.  There was no recognition at all.
 
 
 No one knew this, but the
 
 violinist was Joshua Bell, one of the greatest musicians in the world.  He played one of the most intricate pieces ever written, with a violin worth $3.5 million dollars.  Two days before, Joshua Bell sold-out a theater in Boston where the seats averaged $100 each to sit and listen to him play the same music.
 
 
 This is a true story.  Joshua Bell, playing incognito in the D.C. Metro Station, was organized by the Washington Post as part of a social experiment about perception, taste and people's priorities.
 
 This experiment raised several questions:
   *In a common-place environment, at an inappropriate hour, do we perceive beauty?
 
   *If so, do we stop to appreciate it?
 
   *Do we recognize talent in an unexpected context?
 
  
 One possible conclusion reached from this experiment could be this:
 If we do not have a moment to stop and listen to one of the best musicians in the world, playing some of the finest music ever written, with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instruments ever made . . .
 
 How many other things are we missing as we rush through life?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Enjoy life NOW... it has an expiration date

评论区 17 楼

1楼 葫芦 2011-01-03 15:13
没人知道,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在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他演奏了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使用的是价值为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前两天,贝尔售罄在波士顿剧院的座位,每个座位平均要花费100美元,听他弹奏相同的音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约书亚贝尔,在华盛顿的地铁站隐姓埋名演奏,是“华盛顿邮报”主导的一个社会实验的一部分。    这个实验提出几个问题:     *在一个不同的的环境,在不同的时刻,我们认为美是一样么?     *如果是的话,我们能否停下来欣赏?     *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如何发现人的?(此处不会翻译)     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共识: 如果因为我们想急匆匆的走完人生,而没有停下来片刻,听听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家之一,演奏最优秀的音乐,那么我们还将错过更多的东西。           昨天已成为过去,明天是一个谜,而今天是一个礼物。 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现在。享受现在的生活... 它是有限的。 ———————————— 对不起我违规了,我发言2次,为了发完这篇文章,请谅解。
段永平 @葫芦 2011-01-03 15:20
也许以后大家就知道规矩是什么了。 也许每个被删的都冤枉,你真是最冤枉的一个。 无论如何,非常感谢你的翻译啊。
2楼 tyy1973 2011-01-03 15:35
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 今天则是珍贵的礼物。这也正是为什么称它为:现在。 享受生活现在…它有一种有效期限 《功夫熊猫》台词
段永平 @tyy1973 2011-01-04 02:17
呵呵,我说怎么看见这一段觉得好熟啊,原来是在电影里听过。只是不知道谁先用的,或者说是某个名人以前说的。 可惜的是这句话实际上翻过来后味道就变了,尤其是礼物和现在的关系,根本就没翻出来,虽然意思没变。 有点像周星驰的电影里的有些对话,翻成普通话以后味道就变了一样。
3楼 puk 2011-01-03 16:53
非常好的实验。非常好的故事。寓意很多。 但也许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一个小时经过他身边的人,确实没有足够的音乐鉴赏力来识别出他这么个“伟大的音乐家”。能够在高手中轻易识别出绝代高手的人,本身就很稀少。 段总如果有兴趣,可以匿名写个投资心得的博客,也完成一个类似的社会学实验。看看结果如何。 珠峰之巅,必然人迹罕至。
段永平 @puk 2011-01-04 02:28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也许是另一个故事: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和一个“不错的街头小提琴手”的细微差别--只有在舞台上时才能看出来(那时的感觉可能是巨大的)。 “伟大的高尔夫球手”和“普通的高尔夫球手”难道不是这样吗?卓越的企业和优秀的企业的差别难道不也是如此吗?好的价值投资者和泛泛而谈之人的差别好像也是如此啊。
henry6688 @段永平 2011-01-08 15:57
好像与此同理,说错勿怪: 段总在2006年与巴菲特吃饭以前,世人只知道作为企业家的段永平;而与巴菲特的午餐后,从此世人才有渠道和机会了解和醒悟,原来段永平是一个比企业家还要优秀不知多少倍的中国伟大投资家和资本家。 是巴菲特的午餐将中国伟大投资家和资本家的段永平推到了世人的关注下。。。。。
段永平 @henry6688 2011-01-09 07:55
吃饭和我是哪家的有什么关系?何来伟大之说啊?谁关不关注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说,你怎么会觉得投资家比企业家要伟大呢?他们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东西,快让你说成不是东西了。
4楼 zhongbingo 2011-01-03 20:24
新年第一本书, 是向“中国股神学炒股”-段永平的80条炒股妙招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34497&ref=search-1-pub 开始还不错, 后面好像就是乱拼凑出来, 比较失望
段永平 @zhongbingo 2011-01-04 02:05
前面讲过了,这本书和我无关。 这本书连作者的名字都是山寨的,书名也是山寨的,来这个博客的人确实不应该上当,你应该从一开始就比较失望才对,不然就轮到别人比较失望了。 我没写过书(主要是因为不会写),也没有授权过任何人写(和我有关的)书(大概以后也不会的)。 我倒是可以给价值投资者初学者推荐一本书《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作者严行方。(我在ipad上买了个“巴菲特全集”,上面的资料如此) 这书的书名起的不好(my 2cents),咋看像是大部分赚股民钱的书,但无意中看了之后我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可以帮有些股民赚钱的书。 我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对巴菲特的理解非常好,解释的也很通俗易懂,确实花了功夫,值得一看。
5楼 xlli777 2011-01-03 22:22
祝大家新年万事如意!我看了这个故事就想:从Joshua Bell的角度出发,如果每天他都在地铁拉琴,他的价值会不会最终被发掘,以及要用多久。我相信那些确实能赚钱的公司,股价早晚会回到应有的位置(价值),但是那些确实有才华的人,是不是也早晚会站到应有的高度呢?世界上有那么多“郁郁不得志”的人们在感叹时运不济,学长您认为社会这个大市场,是不是efficient的呢?
段永平 @xlli777 2011-01-04 00:50
郁郁不得志的人往往都是有他们自己的问题的。只是他们自己经常不愿意面对或真的不知道而已。 从长期而言,社会还是比较有效率的,就像股票市场一样。但就个体而言,还是要明白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 Joshua Bell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很特别的个案,时间也太短了些,而且虽然他拉的是同样的音乐,但大家听到的完全不一样,因为背景不同,每个人当时注意力也不同,甚至包括拉琴的人自己的感觉也可能会不一样(虽然是同一个人,但听者听到的可能是很不同的音乐)。 我想如果他不是在rush hour的话,如果时间稍微长一点的话,他一定会被人注意到的。
xlli777 @段永平 2011-01-13 13:28
今天偶尔发现了记录这个事件的视频,最后Joshua Bell还是被人认出来了~ 视频地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nOPu0_YWhw 所以这个故事结尾说“No recognition at all”稍微有点儿“媒体化”了,呵呵。
段永平 @xlli777 2011-01-13 14:59
怎么没见里面人OMG呢?
6楼 art753 2011-01-04 04:59
巴赫作于1720年的这部小提琴圣经《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BWVl001—1006。 如果大家喜欢听Joshua Bell的版本,可以去http://www.joshuabell.com/找找。 试听Gidon Kremer版本也不错: http://www.weamea.com/music/music.do?musicId=5d8bc61a1ee667fe011eef17a9450cdb
段永平 @art753 2011-01-04 05:44
郁闷啊,为什么不看一下发言的规矩呢? 你不幸成为第5个(第6个?)因为两条发言间隔不到23小时被删的博友。我真的不想因为这个原因删博友,希望大家认真看一下规矩,就只有3条啊。
7楼 卧牛 2011-01-04 10:45
言之有物,谨言慎行和价值投资的道理是一致的。胡乱投资就像是坏了规矩,遭到损失的惩罚,切肤之痛必有良效。 感谢段总一年三只股的劝诫。醍醐灌顶。只是在这里我有一个困惑:我们怎么在关注自己的核心投资标的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能力圈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新的领域,我们应该做个台下的好学生。
段永平 @卧牛 2011-01-04 12:25
不做学生难道你还想做。。。?
8楼 香飘两岸 2011-01-04 12:05
一些感悟请段兄点拨:1、股票的背后是企业。以做企业的立场和视角去投资。2、企业家是灵魂。有诚信、有能力、有上进心的企业家是第一要素。3、公开信息对价值投资来说就足够了。公告、报纸、投行报告、政府宣传等就可挖掘出税收、营业额、企业文化、企业家能力等有价值的信息。4、估值与安全边际。成长性、确定性、市场情绪都会影响整体市场估值,更有效的是“毛估估”——如五六折买入。5、知行合一。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6、大道至简。别试图尝试所有方法,重复让自己成功过的即使是看上去有点乏味的方法。
段永平 @香飘两岸 2011-01-04 12:18
总结得蛮好的
香飘两岸 @段永平 2011-01-05 17:39
谢谢段总。1、关于选股或者确切来说关于选择公司,有一点感觉,也更理解了为什么老巴喜欢简单看得清楚的。想想自己07年喜欢那些参股金融什么的,当时根本看不清楚公司的业务;2、关于“估值”,自己一直比较迷茫。好一点的公司,市盈率都太高了,A股这种估值水平能持续么。在A股投资,职能挖掘高成长的,以抵消高估值?估值合理很少啊,低估的更不用说了,也更理解了为什么价值投资者喜欢熊市。 段总如何面对估值难题的呢?
段永平 @香飘两岸 2011-01-06 01:00
对看得懂的公司估值其实不算太难。 不过,很多人对估值的理解会停留在估价格上,而价值投资最本质的东西是去评估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 我倒是觉得A股在相当上的时间里平均pe会比美股高,主要的原因是国内的资金是不能自由流通的,投资渠道又不是很充分,只要银行利息足够低的话,pe很难在低位上持久。这个也是从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角度来看的。
亢龙有悔 @段永平 2011-01-06 14:44
没看懂,然后盯着这段想了15分钟,还是没懂   “主要的原因☆是国内的资金是不能自由流通的,☆投资渠道又不是很充分,☆只要银行利息足够低的话,pe很难在低位上持久。★这个也是从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角度来看的。” 3个☆的理由能直接推断出结果pe不会低,这个懂 ★这个原因,如何推断的因果关系,没懂   也许这个问题很低级,不知道段大哥会不会解释
段永平 @亢龙有悔 2011-01-07 03:21
如果你手里有很多钱(人民币)没地方去,你周围的人手里也有很多钱没地方去的时候,你就会容易明白些。 这里说的自由流通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通。
9楼 pentsen鹏扬 2011-01-04 12:18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需要慎重地去理解,谨慎地去行事,坚守最基本的原则。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段总的三个要求的意义,没有轻易写评论;虽然尚未完全理解这三条有那么重要吗?但我想既然写出来了那一定是要遵守的,也许在遵守的过程中就逐渐明白了。就像成功者和没成功者只是因为细小的差别原因导致的一样,也许在坚持信仰中我们一定会悟出很多,最终就成功了!
段永平 @pentsen鹏扬 2011-01-04 12:32
意义很简单,就是大幅度减低评论条数。不然占用我太多时间我就只能关了评论了。 我也希望能有个良好的讨论环境,同时让不发言的人也能从阅读中有所收获。太多的评论会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淹没掉的。
段永平 @pentsen鹏扬 2011-01-04 12:34
前两条的意义很简单,就是大幅度减低评论条数。不然占用我太多时间的话我就只能关了评论了。 我也希望能有个良好的讨论环境,同时让不发言的人也能从阅读中有所收获。太多的评论会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淹没掉的。 现在感觉清净好多,每个人的发言也认真了。
段永平 @pentsen鹏扬 2011-01-04 12:37
其实每天一条并不少,加起来一年就是一本书了。
10楼 高山流水 2011-01-04 22:23
请教段总生产电子产品零配件的公司(如塑胶、五金、电子零件)如何进行价值分析:该类公司都有几个特点:一是有大量的应收款,目前国内电子行业普通都是三个月(90天)的结款周期(当然少数独家供应,不能替代的品牌零件除外)。客户是类似NOKIA,三星、LG及国内品牌等终端品牌客户。电子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一旦客户中倒下一个,都会造成大量的款项无法收回。想想几年前夏新、波导的倒下,其大量的供应商一定很受伤。 二是公司业绩不稳定,易怱上怱下。当傍上像NOKIA、APPLE这样的超级大客户,业绩会快速飙涨。一旦合作出现问题,业绩也会一落千丈。当然如能超级大客户前介入,则是巨大的机会。 三是进入门槛比较低。基本很少有技术壁垒。
段永平 @高山流水 2011-01-05 04:29
呵呵,你要是想忙一天的话,就请朋友来家里吃饭。 你要是想忙一年的话,就装修你的房子。 你要是想忙一辈子的话,就多买几个这样的企业。
11楼 bob0216@yeah 2011-01-05 08:05
段总新年好!您能把您最失败的几笔投资介绍给大家吗?然后您从中学到了什么?
段永平 @bob0216@yeah 2011-01-05 10:06
呵呵,最失败的还要有几笔?那还能剩下啥? 从投资的角度看,往往失去的机会损失最大。 我没有投腾讯。在腾讯8块钱左右还专门去拜访过马化腾,对公司感觉也还不错,结果拖来拖去一直都没投。如果腾讯是在美国上市的话,我很可能会投的。 我没有投苹果。苹果12块多时我可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有些东西没搞懂,当时好像不知道要忙些啥事,就放下了,现在可是600多块啊。 这两个其实还不算太坏,毕竟我还没动手。 我损失最大的投资其实是在NFLX。多年前当nflx在9块钱左右的时候,我买了200多万股,当时我觉得看得挺明白的,觉得那个价钱实在是太便宜。结果没多久就涨到20块左右,我一高兴就卖了,到现在也没想起来当时为啥卖的。上个礼拜nflx190多,按这个价钱,我等于让我们少赚了接近4个亿美金。 那个时候刚刚开始投资没多久,有点稀里糊涂的,呵呵。
衡山行侠 @段永平 2011-01-05 11:19
段兄新年好,我查了一下,发现NFLX的业务主要是DVD电影的免快递租赁业务,即客户通过NFLX网站搜索自己想看的DVD电影,在每个月缴纳一定的费用(5.99-47.99美元不等)后,NFLX通过自己在全国的配送中心把DVD一部接一部的免费快递给客户(每次递送一部,客户退回前一部时NFLX随即配送下一部),现在NFLX还提供在线观看电影或电视剧服务,但暂不提供下载业务。 9块钱的价格是在03年或者05年,05年下半年至09年初股价一直都在20块左右横盘徘徊,09年之后才强力攀升,目前是190左右,对应的市盈率将近70。 您能不能找个时间把你当年怎么看NFLX说的详细点吗?比如说NFLX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或者说NFLX哪些地方没有不好? 您当时看的明白的意思是觉得NFLX内在价值不止值9块钱?还是说您看到NFLX的某些优点或者说没有看到某些缺点从而认定它能够在较长时期的竞争中获胜的概率大大提高呢? 我觉得如果更多的了解一下您思考的逻辑的细节对我们大家更好的理解价值投资更有帮助,不知道您是否觉得方便。谢谢。 突然发现这现在这种方法很好,由于机会有限,所以更加珍惜,在提问之前都会做做功课,思考一下,以前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减少了。
topcp @段永平 2011-01-05 13:40
有2个问题请教,每次发言尽量多问一些了。   1、假如某个企业预测2年大概每年有20%的增长,但突然有一年增长了80%,而行业也就20%不到的增长,大概增长的原因是因为降价打压对手,同时对手这一年也做的确实不好,那么此时是否可以认为企业有些急功近利了,而这个增长如果不可持续,而市场却认为可持续,那这个价格看起来就高估了不少,这个时候这个企业是不是该不管继续持有,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卖出点先卖出看看再说呢。 2、该怎么平衡新买的企业和手上持有的企业哪个好这个问题,比方说当时苏宁电器,我是认为我看明白了,也符合我的选股原则,但没买的原因还是心里有些没底,当时只是觉得这是一个至少15%的增长的企业,绝不会想到实际这么高的增长,另外也认为自己当时持有的也不错了,甚至可以继续买持有的企业。一般情况下遇到这样的问题,新的企业看起来不错,但认为再继续买自己手上的企业也可以的情况下,一般要买哪个会更好一些。再出现选择的情况下,假设两个看起来都不错,一个新的,一个自己手上有的,首先一般看哪一点,是不是市值小的做优先选择呢。
段永平 @topcp 2011-01-05 14:07
1。我认为,一般来讲,对企业而言降价就有点像核武器,能不用就别用,最后对谁都没好处。主动用核武的属于。。。 根据你说的资料没法判断该不该卖。好企业也可能会犯错的。 我一般看到企业犯错时,主要判断这个错是“做了错的事情”还是在想“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犯的错。 任何人在“做对的事情”的前提下,为了“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都是会犯错的,这种错误也可能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短期损失,但长期而言却可能微不足道。而另一种错误的损失却可以是致命的。 2。主要取决于你有多了解,和新旧无关。一般来讲,你可能会对已经持有的企业更了解些。
一万颗星星 @段永平 2011-01-05 14:37
段先生,是不是机会成本损失是最大的损失呢。
段永平 @衡山行侠 2011-01-05 14:47
很久很久以前...,呵呵,忘了。
段永平 @一万颗星星 2011-01-05 14:53
有时候是。
段永平 @一万颗星星 2011-01-05 14:55
你这个号好像前天违规被删了,难道删不掉?马上再试试,不知道是不是bug。
bob0216@yeah @段永平 2011-01-06 07:39
谢谢段总,这些都是您没有买或者没有拿住的公司,您有过买了以后赔钱的股票吗?是哪一类公司呢?谢谢段总!   问题都很低级啊,主要想向您多学习学习,谢谢
恰恰恰 @段永平 2011-01-06 22:21
段总您好!看了您介绍曾经投过的企业,感觉您的投资模式至少有两种,当然前提都是投自己看懂的企业。一种是价值低估型,公司成熟稳定,有坚固的护城河,在市场恐慌价值低估时买入,比如,投通用电气就是这种类型;另一种是成长型,投入时价格便宜未来有很大成长空间的企业,比如,投网易就是典型代表,当然能持有到涨100倍,在过程中有多次评估公司下一阶段是否还会成长。我理解的巴菲特的投资思想,除了买股票就是投资企业,不懂不投,最核心的就是投资有坚固、持续护城河的企业,成长性他好像不是很强调,当然有坚固、持久护城河的企业必定会有一定的增长性。网易应该不是有很坚固护城河的企业,您是看懂了网易未来一定能挣很多钱,所以投了,至于是否有护城河并不重要,是吗?能使企业未来挣很多钱的因素很多并不止护城河一条。我的这些分析对吗?请您谈谈。另外看懂企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是否有坚固、持久的护城河吗?
段永平 @恰恰恰 2011-01-07 03:30
我永远只有一种投资模式,那就是估算未来现金流(的折现)。 有点像高尔夫,只有一种挥杆模式。 不过,我要投机的话,那模式就多了。
恰恰恰 @段永平 2011-01-08 00:31
有人说:“要知道过去,必须了解将来” 同样投资要确定企业现在的价值,必须知道未来的现金流。 投资真是简单而不容易。
段永平 @恰恰恰 2011-01-08 02:54
有人说:“要知道过去,必须了解将来”  这话怎么看着有点别扭? 总觉得应该是 “要知道将来,必须了解过去”要好理解些。
guobiaol @段永平 2011-01-08 09:38
马蔚华说过:不知将来,无以言当下;不知宏观,无以言微观;不知世界,无以言中国。
段永平 @guobiaol 2011-01-08 10:52
这句话没啥不对,但和“要知道过去,必须知道未来”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红星照我去战斗 @段永平 2011-01-08 18:36
谢谢段总这句话,现在和将来都是从过去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这句话是看这个博客的收获最大的一个,看企业的视角打开了很多。对巴菲特买比亚迪是买王传福未来几十年现金流能理解一些了,以前单纯的看比亚迪三个年度的年报看不出什么,结合着比亚迪几十年的发展史来看,那个价格买王传福优秀卓越的经营能力确实不贵。
段永平 @红星照我去战斗 2011-01-09 07:42
呵呵,我想巴菲特买的也是王传福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
bob0216@yeah @段永平 2011-01-12 07:11
那段总觉得长江电力的未来现金流会怎样呢?您看好长电这种企业吗
段永平 @bob0216@yeah 2011-01-12 09:36
没认真研究过。
12楼 zq3722 2011-01-05 15:34
总结一下2010年的得失:
zq3722 @zq3722 2011-01-05 15:35
1、10月中旬高盛邮件门事件出来时,我感觉到可能会出现向下的趋势,但考虑到价值投资的思想,并没有任何动作。现在看来,在市场出现“旗帜性的消息时,应该针对短期内发生较大升/降幅度的股票采用较有力的措施;
段永平 @zq3722 2011-01-06 01:08
那可能是因为你误解价值投资的思想了。 价值投资的长期持有是在买对股票的前提下,老巴说的再清楚不过了。 不过有时候是需要采用一些较有力的措施的,比如当有人不守规矩的时候。真不好意思啊,你的两条发言间的时间不够长。
13楼 wzh 2011-01-05 18:20
段总新年快乐! 看了几遍段总推荐的电影《功夫熊猫》,想从中学到投资的秘密,想从电影中找出投资最核心的秘密,思考多多,受益多多!   投资的最大秘密其实是没有秘密,或者说投资的最大秘密是我们从段总那里学到的“理性投资,做对的事情,不做不懂的东西”。段总、我总结得对吗?望指点。
段永平 @wzh 2011-01-06 00:47
2011-01-06 00:47  段永平 回复 wzh
14楼 红星照我去战斗 2011-01-06 10:24
段总,请教一个问题。巴菲特在写给股东信里提到公司“持续稳定发展”,而他买的公司生产的可乐、口香糖等产品也确实具备稳定延续的特质。而像腾讯和苹果处在变幻莫测的的产业环境里,产品终端也变化很快,你当初是怎么判断它们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呢?它们身上的哪些东西让吸引了你?谢谢!
段永平 @红星照我去战斗 2011-01-06 11:06
我当初就是没判断出来啊。如果那时真看懂了,没道理不下手的。我说的是,我如果花足够精力的话,也许是可以看懂的。
15楼 zhlong 2011-01-06 11:22
很好的故事,非常喜欢,已经和几个朋友分享了,谢谢段总的分享。   等了两天再上来发言,看来安全边际这招学到了也用上了,否则和段总联系的最后通道就堵了...   回不回来过年?
段永平 @zhlong 2011-01-06 11:49
今年过年不回去了。
16楼 衡山行侠 2011-01-07 10:47
段兄您好,问一个关于“未来确定性”方面的问题。如果一个预期未来增长会非常好的企业,好到如果你以很高的贴现率(比如15%)贴现,他仍然大大低估,有充分的安全边际;只是这个企业有某些地方一时还无法看清楚,或者说他有某些地方做得不好,以至于您觉得他未来的确定性不是非常高,大约只有80%,算不上胸有成竹那种把握,也就是说,虽然贴现了,但是贴现的那个现金流您只有大概80%的把握,还有20%的可能是他达不到那个数,甚至远远低于那个数。按照经济学中的观点,由于15%的贴现率和含安全边际的价格已经足够覆盖率20%不确定中的风险,是应该投的。段兄您会投这个股票吗?如果投,您是敢重仓还是只买一点或者说同时买几个这样类型的以分担风险?谢谢
段永平 @衡山行侠 2011-01-07 11:21
不知道你的80%是怎么来的。 一般来讲,我不敢重仓的就表示我没把握,一般我不太买。 所谓把握也是毛估估的,谁也不是算命先生,发现买错了也是一定要纠错的,千万不要用“价值投资就一定要长期持有”来安慰自己。 价值投资的长期持有是在买对股票的前提下才成立。
17楼 gxd-0103 2011-01-07 18:11
想请教段总。记得您在以前的评论中曾经讲过: 1、挺喜欢看谢国忠的东西,就是不喜欢他预测时间点,导致对一半错一半。——大家都知道,谢国忠是坚定的房产泡沫破灭论者; 2、如果万科足够便宜,我还会买。 能否请段总谈谈您这两个看法之间有无矛盾?为什么? 谢谢!
段永平 @gxd-0103 2011-01-08 11:08
1。如果是泡沫,早晚都会破。但泡沫之所以会有,往往是有一定原因或道理的,好像无人能有办法准确预测泡沫的破灭时间。我记得索罗斯前段时间大买黄金的时候就说过,这是泡沫的初期,所以可以买,末期就要逃了。所以说投机也是要水平的,比价值投资难学多了。 2。房地产有泡沫不等于万科没价值。万科是个不错的公司,足够便宜当然可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