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你知道一家公司并且喜欢它的产品而去投资其股票,相反,要是你知道一家公司并讨厌它,那就应该将其股票脱手。你可以把这称为“火鸡原则”:在股市上,确定食之无味的“火鸡股”比发现大有价值的“老鹰股”容易得多。讽刺的是,大多数投资者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猎鹰上。 ------------摘自《华尔街日报》 全文如下: 八年前,录像带出租大型连锁店百视达公司(Blockbuster)的股价约为每股30美元。 现在,该股价格为每股30美分左右。所以,如果你持有10股百视达股票的话,你仍有差不多足够的钱租最后一部录像带──只要经纪人免去你的交易费。 百视达的故事就像一部灾难片,悲惨程度堪比《泰坦尼克号》(Titanic)。不过跟百视达这艘船一起沉入大海的都是什么人?任何人要是最近曾经走进百视达的租赁店、好好地观察了一翻,估计就不会有这等遭遇。很多年前你就能看到百视达现在这种悲惨结果的苗头了。 (他们如何与在线影片租赁公司Netflix或互联网竞争呢?年复一年,我们当地的百视达店甚至都不记得订购塑料袋了。) 这里有一点可以供散户投资者参考。如果你作为消费者对一家公司感觉不好的话,就不要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 不要因为你知道一家公司并且喜欢它的产品而去投资其股票,相反,要是你知道一家公司并讨厌它,那就应该将其股票脱手。你可以把这称为“火鸡原则”:在股市上,确定食之无味的“火鸡股”比发现大有价值的“老鹰股”容易得多。讽刺的是,大多数投资者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猎鹰上。 百视达并非个例。这家录像带租赁连锁店警告说可能不得不申请破产,仅仅几天之后,智能手机生产商Palm就宣布了令人失望的销售业绩。去年秋季曾涨至高达每股18美元的Palm股票一下子跌到了4美元。 有人说,Palm公布的消息令市场“吃了一惊”、“大为震惊”、甚至是“目瞪口呆”。 真的是这样吗? 这表明,最近没有一个华尔街人士进过手机店或听说过iPhone。甚至在任何一条街上(包括华尔街)或酒吧里,他们都不曾环顾一下四周,看看智能手机用户手上拿的是什么手机。 你不得不猜测去年秋季是谁在推高Palm股价。自2007年苹果公司(Apple)宣布推出iPhone以来,Palm或许就已经时日无多,甚至在那之前就已经如此。去年推出的Palm Pre看起来似乎太微不足道、太晚了。 想想火鸡原则。 二十年来,很多散户投资者盲目买进自己喜欢光顾的商店、连锁餐馆以及所青睐产品的生产企业的股票,试图以此发家致富。他们是在听从林奇(Peter Lynch)的忠告,即愿意买哪家公司的产品就投资哪家公司。林奇曾在富达投资(Fidelity)旗下Magellan基金任经理,他1989年出版的畅销书《选股战略》(One Up on Wall Street)就是以这一理念为基石。 在90年代的牛市期间,投资者做的还算好。不过在那个时候,随便什么股票都在上涨。 在过去十年中,遵从这一战略的结果有好有坏──或者说比较糟糕。 JetBlue和Krispy Kreme Donuts等热卖消费品企业让投资者赔了个底儿掉。那些投资于Gap、亚马逊(Amazon)、可口可乐(Coca-Cola)、索尼(Sony)等各种公司的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有时甚至长达数年。即使股票最终反弹,很多人都已经厌恶地把股票出手了。 仅仅因为喜欢一家公司的产品就投资其中是不够的。如果你想通过投资某只股票赚钱,你需要对它有更多的了解──从估值到基本面,包括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 那么,一个消费者何时相对华尔街有优势呢?在确定火鸡股这件事上。 毕竟,企业赔钱比赚钱要容易。 华尔街上的专业投资者总是受到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的花言巧语轰炸。企业、分析师和顾问都在忙着给予最积极正面的推动。消费者从来听不到投资者关系团队的那一套说辞,但他们每周都会从商店门口走过,可能会对真实情况有更清晰的看法。 要是奉行“卖掉自己不再光顾的企业的股票”的策略,投资者肯定早在华尔街之前就摆脱了从Circuit City、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到斯普林特(Sprint)等 “火鸡股”。 普通投资者有多种方法可以把这更进一步,积极地做空下一个百视达──如果他们想这样做的话。 你可以通过任何一个经纪人用很少的钱买进很多只股票的认沽期权。认沽期权就是预测一只股票会在某个时间前跌到某个特定价格以下:也就是说,它提供了对一只股票崩盘的杠杆式押注。如果你预测正确,很小的赌注可能变成巨额利润。如果预测错误,损失的也只是那一点点赌注而已。 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仅仅是确保自己的投资组合里没有“火鸡股”就已经是一种成就了。 Brett Arends (编者按:本文作者Brett Arends是《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专栏作家,他的专栏《投资回报》帮助投资者分析最新时事并做出相应投资决定。) 我理解其实就是不要做不对的事情,发现错了要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条条道路都可能通罗马,这里是一条"未必"最好但肯定能到的。
喜欢一家公司 就该买它的股票吗?
评论区 6 楼
1楼
cunrenatca
2010-03-30 05:20
人们是在听从林奇(Peter Lynch)的忠告,即愿意买哪家公司的产品就投资哪家公司。-----这篇文章的作者错误的理解了林奇。Peter Lynch本人书中特意澄清过这种误读。所以说我们更不应该轻易相信这些所谓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呵呵我对彼得林奇的看法是他确实很聪明,但所属的时代和他的位置成就了他。!---因为Peter Lynch不考虑安全边际,共同基金有钱他就买他自己想买的。如果他是个价值投资者的话他会少犯很多错误,可惜的是他在87年面对基金赎回的压力扮演的依然是抛售的角色。他的经验成绩可以用在价值投资来更好的了解分析公司,但是价值投资还是巴菲特所以价值投资的关键还是安全边际!
段永平
2010-03-30 05:32
呵呵,我比较懒,觉得巴菲特的东西够用就不看别的了。
这篇文章讲的“火鸡原则”还是很有道理的。
专栏作家之所以是专栏作家是因为他们一般自己不投资,所以用错例子很正常,不影响我们学习。
itsyeah
2010-03-30 06:37
彼得林奇的两本书我都看过,这个所谓的专栏作者如果不是误读的话也是个山寨版的作者。他错误的理解了彼得林奇的意思。他其实有点断章取义的意思,他的13条选股准则其中里面就说要了解公司的业务~!总之里面写的很多,很难一句两句说清楚,有兴趣的还是看看彼得林奇的书吧,写的很好。
段永平
2010-03-30 06:43
我知道Peter。他有什么观点特别吗?
itsyeah
2010-03-30 10:35
其实,彼得林奇的投资并非全部是价值投资,但是他的在他的书中指出了某些说法和做法是十分愚蠢的,在选股和投资技巧很值得我们这些学习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借鉴。里面提到像某个公司的产品好销但股票不一定好也不一定是好公司类似这种理念就很好。尤其他是一个勤奋的人,13年中他的麦哲伦年平均复利29%。资金规模由2000万成长到140亿。我想我们应该学学他的勤奋吧,看看人家一年500-600家公司的拜访,700多份年报的阅读,不论速度和质量,我想一般人都自叹不如吧。以勤奋弥补不足,是一只勤奋的兔子,感觉他的投资经历像是一直在战斗,所以那么早他就退役了,呵呵。
itsyeah
2010-03-30 10:42
嗯,我建议段总应该看看这本书,写的挺有趣的,因为他写的不像是一本投资类的书籍,写的更像是彼得林奇平时生活的情形。我明白书中的意思,但是很难表达出来,彼得林奇的投资虽然有的不全是价值投资,但是别忘记了他是基金经理,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只要回报。现在的基金经理没看见几个价值投资的,都是急功近利的啊。当年巴伦周刊的每半年年还是每月我忘记了好像都有选股之类的,彼得林奇选出来的股经常和巴菲特选出来的是一样的股票,呵呵。
段永平
2010-03-30 13:45
呵呵,我学不了他。他是一个价值投机者,和老巴还是有挺大的差别的。再说,我也不想那么累。
art753
2010-03-30 13:56
Peter观点最特别之处,是序言里撒旦和农夫的故事。段老师的just for fun异曲同工. 学习ing
段永平
2010-03-30 14:30
2010-03-30 14:30
段永平 回复 art753
段永平
2010-04-06 11:45
段老师这个观点跟我一样。
我认为的价值投资也就是投资在无论股市还是其他地方都一样。
即使是明天股票交易所关门,买入一家公司的一部分或者股票的决定仍然不会改变,这便是投资。
2楼
2010-03-30 05:39
如果一只股票目前的动态市盈率是40,而预期其未来5年逐年的利润增长同比是60%,50%,40%,30%,20%,这个预期的可靠性估计为90%以上的准确率。
另一个非上市公司的预期是未来5年业绩同比增长逐年为20%,20%,20%,20%,20%,目前的价格是5倍PE.
请问段老师这两者哪个价值更高?哪个价格更合算?
2010-03-30 06:02
不知道PEG的定义,但后面那家看起来很便宜。
2010-03-31 20:03
你能想想五年后茅台、五粮液会消失吗?世界在变,总有很多东西永流传,且产品涨价总能跑赢通货膨胀率?
我天天想的就是这样的公司?
从来不敢想能有像段总投资网易的机会,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不知道能不能拿住?
2010-04-01 01:14
我不喝白酒,所以我并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喝茅台而不是别的白酒。万一哪天我党真的将反腐进行到底了,你不觉得他们的销量会有点变化?
3楼
2010-03-30 05:49
那么,Game Stop会不会步Blockbuster的后尘呢? 毕竟游戏发布会越来越趋向网络化, 实体购买游戏CD会慢慢被取代?
2010-03-30 06:09
呵呵,不太清楚。但据我了解,网络化对他们影响不大。
Game Stop做的好的话就会是个Neflix,做不好就有可能成Blockbuster。
我还有些GME呢,看了半天,觉得下不了重手。目前为止倒是有些利润。等calls到期被call走就算了。前面的puts已经过期了一批了。
2010-03-30 06:17
对啊。。他们还卖game console, 二手游戏买卖,游戏卡等。。算是垂直游戏产品一站式店吧。。。。
发觉里面的店员对游戏是比较了解的,估计他们招聘的销售都是游戏发烧友。。。很多游戏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马上回答,这里沃尔玛等就比不上了。。
去过他们总部访问过一次, 他们内部其实挺担心网络化的。。他们比较希望客户到实体店消费。。。
最近公司股票跌不少, 不过对网络化对他们有多大的冲击, 感觉不是很确定, 自己心里没有底啊。。
2010-03-30 06:41
觉得短期影响不大。我常带儿子去那儿。我儿子和他朋友都不喜欢下载,都愿意去店里看,有时什么也不买,呵呵。他要买要用他自己的零用钱。
我是20左右进了一些,下去后又卖了些puts,回来后又卖了些covered calls。看来看去,觉得这家公司有特点,现在价钱有点便宜,但未来还没看懂。正想安排去总部看看,了解一下。
我主要担心他们扩张太快,今年要开400家店,觉得有点不舒服。
2010-03-30 07:14
恩。。公司就在德州一个小镇。。。。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
请教一下段老师,有时候去见到管理层,对于你问的问题, 对方给出一些很官方的回答。。。。(特别是IR)。。问了半天, 但是感觉没有获得很多有用的咨询,,那么这时候该怎么做?(不过也许是我自己问问题技巧不够。。嘻嘻)
2010-03-30 07:49
约不到CEO我就不去。约CEO就是为了相个面,感觉一下。哪个CEO不说自己公司的好话?不过,如果觉得CEO实在的话,可以加点分。偶尔听听earnings也有帮助。
2010-03-30 08:09
呵呵, 好的。。谢谢 (刚才看错, 以为段老师说为了看CEO面相。。呵呵)
2010-03-30 08:29
除了CEO您最好顺便看看能不能见见riggio家族的人,Barnes&noble也是他们的,当然GameStop也是他们拆分出来的,最近Ron Burkle想插手书店他觉得riggio一家过度控制了公司呵呵,好好奇啊,您看看riggio一家人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实在不?
2010-03-30 13:51
我见他们干嘛?
2010-03-30 13:52
这家书店将来恐怕是有点麻烦。
2010-03-30 23:44
您不会在意board对ceo的影响么?如果有条件就多看看呗。
2010-03-30 23:45
您指的麻烦有哪些?请教一下。
2010-03-31 00:03
呵呵,我懒,不劳神。
2010-03-31 00:04
网络对书店的影响会是致命的。
2010-03-31 21:24
同意网络对传统营销模式的冲击会非常大。
林奇的方法比较累,其侧重于成长性,巴菲特的方法更安心一些,其侧重于质地和安全,其实,他选择公司的成长性一点都不赖,因为大公司的规模优势是很高的门槛,可以坐享其成数现金。
4楼
2010-04-05 12:34
与价值投资经典案例一样样,找出所有Blockbuster(泰坦尼克号、火鸡)也不容易,你就就就可以卖空,来一个反价值投资开个玩笑。。
2010-04-06 01:07
价值投资者是会犯错误的。做空犯错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只要你做空,总会有一次犯错的,何苦呢?
5楼
2010-04-05 20:57
价值投资应该是找“雏鹰”吧
“雏鹰”看着像小鸡,不容易被人重视,价格也便宜,时间长了就成“老鹰”了。
而现成的“老鹰”一般都高高在上,价格一般不便宜并且价格往往超出其价值。
2010-04-06 00:33
老鹰也有受伤的时候。
6楼
2010-04-06 20:08
阿段的看法是:“我理解其实就是不要做不对的事情,发现错了要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呵呵,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阿段不一样。我认为,这篇文章是告诉大家发现“火鸡股”比发现“老鹰股”容易得多,因此作者鼓励大家去做空。这和巴老坚决不做空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这篇文章讽刺“大多数投资者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猎鹰上”。我的观点恰恰相反。价值投资者就是应该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猎鹰上(我这里的猎鹰是指以合理的价格买好股票,并不是局限在成长股上。)。“火鸡股”比较容易找,但找到再多的“火鸡股”对价值投资者又有什么用呢?
2010-04-07 00:30
呵呵,好像你说的对呀。我光看了最后一句,没看到他说的买puts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