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imeigu.com/thread-3654-1-1.html 几本价值投资必读之书 价值投资, 巴菲特, 芒格, 格雷厄姆, 投资书籍 随着巴菲特声名远播,追随他皈依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愈见增多。很多新加入价值投资队伍的投资者朋友们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学习价值投资该如何入门? 我的建议是从经典书籍读起,只有经过原汁原味经典理论的熏陶,才能打下最正统的理论根基。所谓根红苗正,有了这个理论主心骨,再看其他投资书籍时,就不怕走火入魔。 以下几本书,都是价值投资的经典,伟大而朴素。几乎没有艰深晦涩的经济理论,也没有复杂难懂的金融模型。大师们的话语,朴实无华,却也让读者为这些文字背后深刻睿智的思想而深深折服。相信你在看这些书的时候,一定会感到学习渴求被满足时的汲取快感。 下面来让我将这些传世经典为您一一介绍... ... ————————————————————————————————————————————— 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教父 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也是巴菲特一生的精神导师。以他为领袖,产生了包括巴菲特在内的一批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他被誉为证券分析之父、“华尔街院长” 。 他是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人。价值投资中一系列重要概念皆由他提出,如安全边际、市场先生和能力圈三法则。即使巴菲特在投资生涯中后期已对格雷厄姆的思想有所修正,却也说关于投资的根本仍然是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上所说的那些话。 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低风险”的数量分析家,他侧重于对固定资产、当前利润以及红利分析。他形成了一套容易被普通投资者所接受的安全投资获利的方法。他建议投资者彻底多元化组合,并购买低价的股票,以降低投资风险。 下载 (8.52 KB) 格雷厄姆投资指南 昨天 22:18 《格雷厄姆的投资指南》又译《聪明的投资者》 书评: 格雷厄姆的“投资指南”是每一位华尔街人士的“圣经”,它对全球金融分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证券市场造就了包括当今世界首富、被称为“股神”的沃特·巴菲特在内的一批亿万富翁。 本书是“证券分析”理论创立者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代表作。该理论不鼓励投资者短期的投机行为,而更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发现。本书初版于1949,以后不断修订,一版再版,至今仍对全球金融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并为证券市场造就了一批亿万富翁,包括格雷厄姆的学生、著名的世界证券业首富沃伦·巴菲特。 推荐级别:五星 难度:初级 点评:此书是价值投资的必读书目,在没有认真读完此书之前,其他书一概可以放下。 ————————————————————————————————————————————— 下载 (8.84 KB) 像格雷厄姆一样读财报 昨天 22:18 《像格雷厄姆一样读财报》 书评: “股神”巴菲特的案头之作,巴菲特建议比尔.盖茨去读的第一本书,价值投资之父历久弥新的经典名著,金融资本市场泡沫避难的不二法门 。 1937年经典版的重新出版正是时候。对一般投资人来说,财务报表基本分析的重要性从未像现在这么高。 ——麦克尔·普里斯,价值型基金传奇人物 推荐级别:四星 难度:初级 点评:如果你对于财务知识一窍不通,还有什么比格雷厄姆带你学习更好的选择吗。虽然此书使用的是30年代美国的会计规则,但对于众多会计项目的看法,格雷厄姆绝未过时。 ————————————————————————————————————————————— 下载 (13.15 KB) 证券分析 昨天 22:18 《证券分析》(格雷厄姆和多德合著) 书评: 两位师长制定的投资路线图我已经遵循了57年,我没有理由去寻找另外的路线了。 ——沃伦·巴菲特 很多人知道三个犹太人的著作改变了世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物理世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改变了心理世界,马克思的《资本论》改变了人类世界。但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个犹太人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改变了投资世界。 ——刘建位 汇添富基金首席投资理财师 如果说尝试价值投资是一次穿越茫茫原野的旅程,那么《证券分析》就如同一串坚实有力的先行者的足印,抑或是远方一盏明亮的灯火,给孤独的旅人以温暖和力量。 ——但斌 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中国投资者读《证券分析》,可领悟投资真谛,告别跟风炒作。做理性投资人,迎接中国金融资本时代的到来! ——赵晓 著名经济学家 读者将受益于金融世界里一些最成功的业内人士以及消息最为灵通的市场观察家所总结出的经验和智慧。每一位有志于投身金融界的人士都应该将最新版的《证券分析》放入必读书单中。 ——大卫·斯文森 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 20世纪40年代的经典之作《证券分析》经当代几位最伟大的金融才子之手修订后,对于今日严肃的投资者而言,是比以往更为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和参考书。 ——杰米·戴蒙 摩根大通集团首席执行官 时至今日,《证券分析》仍然是投资者宝贵的路线图,引领他们穿过难以预测且充满波澜,有时甚至是变化莫测的金融市场。 ——塞思·卡拉曼 波士顿Baupost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安全边际》作者 《证券分析》的持久价值在于格雷厄姆和多德发展出的某些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当时是,现在也依然是任何周密投资策略的基本原则。 ——布鲁斯·格林威尔 价值投资专家,《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作者 推荐级别:五星 难度:高级 点评:此书是《聪明的投资者》的扩展版,或说《聪》是本书的精简版。对于刚入门的投资者们来说,此书难度颇大,其中有不少专业的投资概念,甚或一些高级投资概念作者直接跳过过程只用结果。实际上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原本就是为给投资专业的大本及硕士研究生做教材。深奥不代表要放弃它,相反此书值得更加细致去研读。只是待初学者水平增长之后,再读此书更为合适。 (首发于i美股论坛巴菲特版www.imeigu.com) ————————————————————————————————————————————— 菲利普·费雪: 被视为现代投资理论的开路先锋之一,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教父级的投资大师,华尔街极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资专家之一。 巴菲特曾说:我的血管里85%流着格雷厄姆的血,15%流着费雪的血。 菲利普·费雪是“高风险”的质量分析家。他侧重于对增加公司内在价值的方面进行分析,如发展前景、管理能力等。他建议投资者购买有成长价值的股票,长期持有。并坚持投资组合集中化,认为投资该仅买入一种或极少量品种的股票。 下载 (11.02 KB) 怎样选择成长股 昨天 22:18 《怎样选择成长股》 书评: “我绝对是菲利普的热心读者,现在我把他推荐给你”。 ——沃伦·巴菲特 在读完《怎样选择成长股》之后,我开始寻找菲利普·费舍……当我见到他时,他和他的思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利用菲利普的技能,就能获得对行业及其商业模式的彻底理解……能使一个人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沃伦·巴菲特 几乎不为公众所知,很少接受采访,只接受极少的客户,尽管如此,菲利普·费舍还是会被最有思想的投资专家阅读和学习……每个人都能从仔细思考费舍信奉的投资原则中获益,就像沃伦。巴菲特一样。 ——詹姆斯·沃克·麦克尔斯《福布斯》编辑 在我拥有的《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中,到处是下划线,页边都写满了我的想法。 ——约翰·特兰《投资技巧》、《新金融大师》作者 推荐级别:五星 难度:初级 点评:因为joyo和当当一直缺货,到现在我还没有一窥此书真容。如果有货我劝你不用考虑,一把拿下! ————————————————————————————————————————————— 下载 (15.03 KB) 股市投资致富之道 昨天 22:18 《股市投资致富之道:投资大师费雪教你怎样炒股》 书评: 我的老师是费雪和格雷厄姆,而我则是他们的综合体。尽管费雪和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不同,但他们在投资界是缺一不可的。 ——沃伦?巴菲特 希望大家用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古典名著的态度来阅读这本投资著作。 ——刘建位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 推荐级别:五星 难度:初级 点评:此书是《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姊妹篇,对《怎》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投资概念进行了扩展。对投资者最关心的成长型公司的两个重要问题——如何判定管理层质量和何时买入卖出,费雪提出自己的见解。难道你不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吗。 (首发于i美股论坛巴菲特版www.imeigu.com) ————————————————————————————————————————————— 沃伦·巴菲特: 大名鼎鼎的“股神”,世界上唯一一个仅通过投资方式成为世界首富的人。对于巴菲特我们不用过多描述,他就是那个引领我们皈依价值投资的人。 下载 (13.45 KB) 滚雪球 昨天 22:18 《滚雪球》 书评: 《滚雪球》提供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深度分析,让读者透视巴菲特的性格和人生,并浓缩了那些使其获得非凡成功和声誉的原则及理念。它向读者呈现了巨大的成功、卓越的领导力和慷慨的慈善家背后的巴菲特。本书记录了巴菲特的思想,其视角可以运用到生意中以及主导我们生活的日常决策中。 ——《金融时报》 在金融危机的危险时刻,很有必要读读这本书。 ——《福布斯》 在施罗德女士这本厚达900多页的书中,我们能够学到许多经验教训……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十分重要……许多人会说:下一次沃伦?巴菲特警告危机来临时,我们最好洗耳恭听。 ——《华尔街日报》 对那些已经了解巴菲特故事的人来说,施罗德的这本书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它史诗般的视野。《滚雪球》比其他作品更加敏锐,它深入到心灵深处,挖掘了巴菲特的成功秘诀。 ——美国《商业周刊》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讲述了一个完全靠自我奋斗而成功的人,并且在一些方面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本色。这本书权威地展现了巴菲特非凡的一生,是所有资本家的《圣经》。 ——《华盛顿邮报》 巴菲特选择艾丽斯?施罗德为其作传真是明智之举……她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纵横捭阖,收缩自如,将巴菲特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抽丝剥茧地梳理了他那盘根错节的商业帝国。施罗德女士不仅对巴菲特的传奇人生了如指掌,同时也敏锐把握到了他对当前经济危机的精确预见。 ——《纽约时报》 施罗德的这本书是一本惊人的好书,之所以“惊人”,是因为她不仅仅详尽描述了巴菲特私人生活的细微之处,同时她的写作技巧娴熟,文笔优美,让这本书感人肺腑。尽管她明显得到了巴菲特的鼓励和合作,但在评价他时依然直言不讳……从个人角度而言,巴菲特也许不是世界上最容易相处的人,但是他的一生却很值得研究。在施罗德的书中,她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讲述他的故事。 ——《人物周刊》 推荐级别:五星 难度:初级 书评:别告诉我你不想知道巴菲特是怎么成长为“股神”的。建议和《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滚雪球>札记》(范卫峰著)一起看。(论坛有转贴) ————————————————————————————————————————————— 下载 (14.96 KB)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昨天 22:18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书评: 很实用。 ——查利·芒格 必读的商业著作。 ——JP Morgan Private Banking 本年度的最佳著作。翘两个大拇指。 ——CNN财经 关于巴菲特的著作——完美的成果。 ——《福布斯》 关于价值投资的经典著作,关于巴菲特理论的权威来源。 ——《金融时报》 推荐级别:三星 难度:中级 书评:本书其实是巴菲特给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信的汇编。他自己也说如果非要在与他相关的书中找一本去读,一定是此书。为什么在这里我却只给它三星推荐并将难度判定为中级呢?只要你看过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文译本就明白了——它是个噩梦。书中有些句子晦涩难懂,文中时常生出许多未曾听闻的金融术语,部分文章我几乎靠猜才能理解巴菲特原想表达的意思。当然对于英文原版来说,一定是五星。 (首发于i美股论坛巴菲特版www.imeigu.com) ————————————————————————————————————————————— 查理·芒格: 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人们对巴菲特非常熟悉,但对这位在股东大会上和巴菲特坐在一起的人却并不熟悉。巴菲特说,如果没有芒格他不可能做的像现在这么好。芒格可以说是巴菲特的“精神双胞胎”。 下载 (11.79 KB) 查理芒格传 昨天 22:18 书评: 芒格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巴菲特 如果没有芒格的辅佐,巴菲特恐怕很难做得这么好。 ——比尔·盖茨 微软创始人 我爸爸是我所知道的“第二个最聪明的人”,谁是N0.1呢?查理·芒格。 ——霍华德·巴菲特 巴菲特的大儿子 芒格的良好声誉不但深入人心,而且广为人知,因为他在商业谋略方面拥有辉煌而成功的记录,能发现其他人看不出的问题。他所精通的那些知识其实有一套方法论可以遵循,通过阅读本书,我们有机会了解这位杰出人物的精彩一生。 ——迈克尔·艾斯纳 迪士尼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推荐级别:五星 难度:初级 点评:作为“股神”神奇催化剂的芒格,他的一生更值得你去细细体味。相比巴菲特的顺利,芒格的一生显得更加贴近生活残酷的本质,他是个坚强的斗士,是那种能够经由地狱抵达天堂的圣者。如果你正处于人生低谷,遭遇着一些不幸,你更应该看看此书。也许看过之后,你会把心中巴菲特的位置让给芒格。 (首发于i美股论坛巴菲特版www.imeigu.com) ————————————————————————————————————————————— 彼得·林奇: 在彼得·林奇出任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 下载 (13.53 KB)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昨天 22:18 书评: 如果我要送我孙子礼物,我就买这本书给他们。 ——巴菲特 推荐级别:四星 难度:初级 点评:林奇的选股思路十分特别相当值得借鉴;书中把股票分为六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股票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针对普通投资者可能出现的错误也逐一进行了解答。本书算得上初学者的第一本兵谱。 (首发于i美股论坛巴菲特版www.imeigu.com) ————————————————————————————————————————————— 帕特·多尔西: 晨星公司股票分析负责人,他既是晨星股票分析师团队的领导,又定期为morningstar.com供稿。他在发展晨星公司股票评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在建立晨星公司股票覆盖范围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多尔西的观点常常被媒体广泛的引用,这些媒体包括《今日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NBC晚间新闻》以及CNBC和CNN等。他也被邀请参与福克斯新闻频道《看多看空》节目。 下载 (16.52 KB) 巴菲特的护城河 昨天 22:18 书评: 对投资者而言,如何能在比例高达97% 的企业衰败过程中避免损失并追求到3% 的常青企业的最大利益呢?《巴菲特的护城河》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挑选优秀企业、走向长期成功的指南。我相信,切实地领悟并坚定地执行书中的某些投资智慧,将使我们拥有更美妙的投资人生。 ——但 斌 只花上两个晚上的时间,看一遍帕特·多尔西的《巴菲特的护城河》,就可以让你对以前屡战屡败的投资,感到大彻大悟。这是为你的投资组合找出绩优股的终极宝典。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引导你避免那些经不住时间检验的劣质投资。它是每个投资者的必读佳作。 ——蒂莫西·维克 萨尼贝尔信托投资公司高级基金经理、《巴菲特怎样选择成长股》作者 帕特·多尔西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架构,把变幻莫测的未来融入到今天的投资决策之中。他告诉我们,成功的长期投资需要一点艺术,一点科学。 ——拉里·科茨 橡树价值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这本书详细解释了巴菲特的经济护城河理论,诠释如何寻找具有真正内在竞争优势的企业。 ——《金融时报》 推荐:四星 难度:初级 点评:晨星是一家世界顶级评级机构,也是众多以价值投资为投资标准的机构中的佼佼者。身为晨星股票分析部门主管的多尔西,对价值投资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而这本书对于解读巴菲特的“护城河”概念,必不可少。 (首发于i美股论坛巴菲特版www.imeigu.com) 本主题由 莫青 于 10 小时前
条条道路都可能通罗马,这里是一条"未必"最好但肯定能到的。
几本价值投资必读之书
评论区 10 楼
1楼
段永平
2010-06-06 12:46
这些书有些看过,有些没看过。看起来很有道理,转过来和大家分享。
topcp
2010-06-06 17:03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有点看不懂,感觉跟巴菲特不是一个路数的,我第一次看彼得林奇的这个书弄的我吃不好睡不好的,后来干脆不想了,对他的这本书我不是很建议看,跟巴菲特有很大的区别。
topcp
2010-06-06 18:15
没看过他们的书,只看过一个索罗斯的传记。早期的时候真不能看太多杂书,很容易走火入魔的,其实早期就看巴菲特的、芒格的书慢慢体会,等到有了定力可以看看别的书,其实彼得林奇的书我都不建议看,包括他的给股票分类什么的,其实我们就做他所说的“大笨象”类就足够了,感觉他比巴菲特差的太远了。
topcp
2010-06-06 20:36
企业成长分为小公司--中公司--大公司--巨型公司,其实哪个阶段都能赚钱,我对巴菲特的理解就是赚大公司--巨型公司这一阶段的钱,而这一段的概率可能是最大,因为小公司到中公司的概率可能是1%,中公司到大公司可能是5%,大公司到巨型公司的概率可能是10%,如果加上自己对企业的理解,大公司到巨型公司的概率可能会增加到50%,这一段钱的风险就是自认为是大公司,但实际上是巨型公司(几乎不增长的公司)。
彼得林奇本质上是希望从小公司一直赚到巨型公司,但实际上这一点违背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确定性”原则,因此彼得林奇买了几百种股票,他实际上是希望赚小公司一直到巨型公司整个过程的钱。当然一个小公司真的成为巨型公司可能赚了1000倍,但我认为我们只要赚大公司到巨型公司的那10倍就很出色了。
你说巴菲特学习了彼得林奇,可能主要是学习了周期性的股票这一点,比方说中石油等类型的股票,但我认为这种股票并非巴菲特的本意,实际上巴菲特一直也没有说中石油是伟大的企业,反倒说华盛顿邮报是伟大的企业。但即便如此,彼得林奇的其他四种类型的企业巴菲特从来没有涉足,如果说学习到也仅限周期型企业,但这种周期性企业远远没有一个长久能增长的企业划得来。
topcp
2010-06-06 21:06
如果不清楚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关系,不清楚市盈率和市销率的关系,不清楚市销率和市净率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可能根本就不可能理解边际资本报酬率的重要性,也不会从商业的角度去理解价值是如何创造的过程,我感觉。
——————————————————
非常诚心的希望你能详细的说说这之间的联系,其实我真不知道什么是边际资本报酬率,也不知道其中的联系。能不能给解释一下,等待回帖学习中。。。
科科
2010-06-06 21:18
段大哥:我只是《巴菲特的护城河》这本书没有,其它都有。马上再去买一本回来看。谢谢。
topcp
2010-06-06 21:39
可能我只理解其中的一种类型的,其他的都不理解导致的。
topcp
2010-06-06 22:00
晕呢,我复制下来好好研究研究,这么深奥,俺只能明白毛乎乎的东西,我好好研究研究
topcp
2010-06-06 22:05
净利润的增长率要快于净资产的增长率才可以带来估值水平的提升,同理,依此类推,后面两个“横划”公式,代表的正是销售收入的增长率要高于净资产的增长幅度,而净利润的增长率又要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合起来就是:净利润的增长率、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净资产的增长率,三者之间能够形成多头排列的,那么它的估值水平会提高。
————————————————
这句话对我很重要,感激不尽,我原来有点朦朦的感觉,主要是认为企业的利润增长很难达到净资产收益率,其实我对企业的估值就是如果PE超过净资产收益率,我基本都不考虑。其实跟你的意思有些雷同。只是没有你说的那个有根有据
topcp
2010-06-06 22:33
学习了,确实高手,我好好消化一下。
topcp
2010-06-07 07:57
我对茅台还有其他的估值方式,只是没有你的理论那么深奥,我说给你听听。
芒格教导我们要反过来考虑问题,巴菲特教导我们不看未来达到的时间只看可能发生的事情。茅台跟世界上的威士忌和白兰地齐名,同称为世界三大高度酒。但为什么茅台的价值跟上面两家的差距如此之大呢,那是因为茅台的产能太受限制,白兰地产自3-4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几个产地,威士忌产地更多,产能也更大,实际上张裕就能产出来白兰地,而五粮液一样能产出来威士忌,但茅台,狭义的茅台我们认为是茅台镇上出品的,但如果能延伸看来把整个酱香型酒都说成茅台,那产能是否提高了不少呢,当然茅台镇产的叫做茅台皇帝,其他地方产的可能叫做茅台小兵,如果茅台年产10万吨以后,大概2亿瓶,出厂价按照平均500算,实际上茅台的年销售额可以到1000亿,利润400亿,这个是我给茅台20年内算的价值。如果能看的更久,这个也可能还不是峰值。我最希望茅台收购全国的酱香型酒,然后进行改良定位成茅台小兵或者是茅台将军,只有这样才会尽快的发展起来跟世界其他两大酒的产量匹配,也对得起茅台这个品牌。
钱多的使用问题,现在茅台大股东开始增持,如果能回购并注销是最好的,实在没办法就分红也行,几个月前我给茅台公司发了邮件,建议他们把现在的每瓶1斤的酒瓶扩展成3种,1斤装,半斤装和3两装,而现在核心的53度茅台1斤装提价到2400,半斤庄的1200,3两装的800,茅台现在的产能和定价非常不合理,如果能采纳我的建议,可以极大缓解现在状况下茅台的流动性问题,但长期必须想办法扩大产能来实现质的突破。
你算的10%复合收益其实是我算的比较保守的估计,而且还没算分红和回购,毕竟有钱不可能总在账上,而从历史上看,茅台还是愿意分红的。实际上如果能够使茅台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酱香型酿造者,那就不是狭义的茅台而是广义的茅台了。
科科
2010-06-07 08:00
只是看了这么多书,我想远比段大哥的多,只是水平还这么一般般
topcp
2010-06-07 08:10
顺便加一句,其实对于威士忌我认为国内的五粮液跟他最像,我其实很希望五粮液能达到威士忌的高度的,茅台呢,哈哈,我认为应该更上一个档次,五粮液只是中国的威士忌,茅台是世界的威士忌。
topcp
2010-06-07 08:17
这里也不光说好听的,也说说坏的问题,我对茅台坏的问题考虑的比较仔细,一些感觉不是很致命的就不说了,我最担心的其实是赤水河的水质问题和茅台镇的高粱质量问题,其实现在已经大不如前。国内污染严重一定会影响到茅台的品质,其实不光赤水河的水,就是茅台镇的空气一样影响发酵,茅台的高粱品种非常特别,国内基本就茅台镇种植,现在转基因等因素也会使高粱的生产出现很多不确定性,这两点是茅台最致命的东西。
科科
2010-06-07 08:27
我有个同学也喜欢索罗斯,但他亏了一半的钱,
topcp
2010-06-07 09:00
所有的公司都可以投资,只要相应的条件足够的话
————————————————————————
很有道理,又有了新的体会,原则上什么公司都可以买,就看确定性会怎么样。
段永平
2010-06-07 09:13
喜欢没关系,学他就有危险了。
段永平
2010-06-07 09:14
做个好学者也是件很好的事。
topcp
2010-06-07 10:34
应该从N个方面去看他,我很喜欢算概率,如果我算了N个不利,但是只要确定性我认为比较高的话,不利的我基本不管,茅台其实很简单,销量对应5年前的产量,其实比一般的企业都好算,至少5年基本不用管,再加上老袁,老季这些人的话,其实很容易算出来10年大概多少,保守估计是多少,乐观估计是多少,09年一年产量每增加,没有提价,利润增长13%,我是觉得可以接受,如果我有钱能买下茅台这样的企业,我宁愿12,13年回本也很不错,因为他看起来能一直经营,所以我说基金大面积抛售茅台有点神经病了,初学价值投资者都能算出来是否划算,这些基金经理们到底考虑哪些呢,看到市值太高了?但是高和低哪有界定呢,我还认为格力、茅台应该是世界500强呢。搞不懂这些基金经理。
topcp
2010-06-07 11:54
是的,不是自己的能力圈子,别人说的再多都没用的,就好象你的爱尔眼科,我现在是绝对不敢考虑的,当然我会放在自选股里没事想一想,但当我的能力还不够分析这种类型股票的时候我是绝对不会碰的,因为我也不知道他今年出个问题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又或者是不是致命的。茅台也是一样,09年的收益是我没想到的,但我现在能接受,10年再有个问题呢,11年还有呢,那就要动态考虑这些问题是否能接受了。
科科
2010-06-07 12:16
段大哥:您上次说要聚焦,要不然很累。我觉得这句话让人回味的东西很多,我现在其它人的书也不怎么看了,主要就看巴菲特的为主。我想这也是您说的聚焦法则。
topcp
2010-06-07 12:17
五粮液跟茅台都是一线酒,而且都有百年的历史,如果非要说区别那就是茅台是熊猫,五粮液是猫熊。
熊猫动作慢,但价值高,生存能力差,猫熊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价值稍低,生存能力强。
从历史的价格上看茅台其实都要远高于五粮液的,价格大概都是它的三倍,五粮液属于浓香型酒,酿造时间短,产量基本不受限制,五粮液的产量现在每年能新增2万吨,茅台每年只新增2000吨,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茅台的价格定位有问题的原因,茅台不应该跟五粮液一个价格,应该是它的三倍左右才合理。
五粮液和茅台其实都有投资价值,五粮液的价值更多的是在酒的市场,比方说进军夜场这个领域,茅台很难做到,五粮液可以,其实夜场这个领域国内没有一家做的好的,让洋酒占了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实在是可惜,在国外高度酒的主要市场都在夜场,宴席市场实在是太小太小。茅台除了酒的价值更多的是收藏价值,就像百年的白兰地一样是高档奢侈品,而珍藏五粮液是被认为傻瓜的行为。
两个企业各有利弊,其实考虑的角度不同,我更喜欢茅台的原因正是因为他现在的产量不足,定价不合理,但即便是这样还有这么高的收益,因此一旦上面的问题改观,可想而知会有多大的提升空间。林园也是酒类股票的爱好者,只是他钱比较多,茅台很多,五粮液次之,洋河也有一部分,他是买了一个高档酒整个行业,哪个出来了都有利,我的钱实在太少,因此只能压在一个上面。
topcp
2010-06-07 12:37
是的,五粮液一直是茅台最大的对手,不过其实他们两个竞争对双方都有利,就跟美的跟格力竞争是一样的,最后争来争取死的不是茅台也不是五粮液,可能是酒鬼、国窖等等。
茅台近几年的发展比起来五粮液是慢的,原因正是茅台的管理层都是酿酒专家出身,真正懂市场的太少,其实也怪不了他们,茅台更多的象计划经济,每年就这么一点酒,军队定了大部分,机关单位定了小部分,剩下一点给个人消费者,五粮液产量大因此市场化做的很好,其实茅台是盯着五粮液的,五粮液有什么动作茅台是会考虑跟进的,在酒这个市场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酒的类型,浓香型酒适合牛饮型的用户,酱香型的酒适合品酒型的用户,我在07年之前几乎喝过中国所有类型的白酒,就是因为牛饮为主,等我真正发现一口酒要超过一瓶酒的时候,我才知道茅台和五粮液的区别,当然我这种酒鬼并不一定有代表性,只代表一类人,但是如果说人以后更加关注健康,茅台和五粮液比较,茅台更加健康一点,因为喝茅台牛饮跟喝水没什么区别,喝茅台是要品的。
五粮液要做酱香型这个还没得到考证,我估计比较难,酱香型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慢,一个酒放在地下等5年才能出来,五粮液不一定有这个耐心。就算做了,也等了5年,做出来可能只是跟迎宾酒,王子酒差不多,其实五粮液是不划算的,因此酱香型酒的酿造工艺也是茅台的一个护城河。
topcp
2010-06-07 12:47
其实高档白酒如果只看宴席这一块的话,每年的增长主要还是看百姓有没有钱,也可以说经济是否景气,销售人员是不是要宴请客户什么的。供给上五粮液现在五粮液更有优势,茅台供给太少。
段永平
2010-06-07 12:51
有进步
topcp
2010-06-07 13:01
其实两个都买了是最放心的,但实际上买一个更好玩,你会把自己当成这个茅台的老板,分析五粮液的弱点什么的,没事给茅台公司打给电话提点建议什么的,其实挺有意思的。
topcp
2010-06-07 16:04
看完了你的三家店和三条生产线的例子,其实我才发现我们对企业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
对我来说要选择的是一个几乎稳定的行业,并且几乎能确定下来行业第一或者第二的企业,而我只会投资这样的企业,我需要的是这个行业更上一个台阶,从而保证我投资的这个企业也能上一个台阶,因此我对行业分析是第一位,企业是第二位。所以段大哥投资万科的时候万科不属于我能理解的范围,创维也是,网易也是,但如果段大哥投资了腾讯,可能就是我差不多能理解的企业。(但实际上我对互联网一无所知)
你更加看重企业本身,并不过份依赖整个行业的稳定,而着眼于企业的经营来分析,对我现在来讲会感觉更难一些。前面你说的生产线和商店,对于我来说如果我投资的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只有1或者2个,我宁愿他投资生产线做好打持久战或者火拼的准备,其实对于短期的利润来讲我更看重能否在行业内稳定住第一,并且推动整个行业向前。
我现在才慢慢发现我们的不同点,可能我现在能把握的企业类型还太有限了。
topcp
2010-06-07 16:39
如果非要在这几个品牌中选择,李宁可以差不多了,只要盯着李宁比较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就行了,一旦有一天超过其中一个就ok了。
茅台有很多酒没有出厂就走了,我看过一个茅台的纪录片,仓库的门口都是带枪的保卫,你到厂里去看到一大堆酒,你要买的话,对不起不卖,这些是指定供应的,就是主要是军区和国家部级领导的,要是个人想买,只能去专卖店。专卖店其实主要给个人开的,但销售额最大的一部分还是订单加工的这些,要不你看到市面上哪有多少茅台,倒是五粮液大把的。没有数据说个人购买占了多少,但绝对不会多。早期茅台对个人消费者简直就是不理不睬,任由假酒横行,这几年稍微好一点了。
topcp
2010-06-07 16:45
你误会了我的说法,我并没有说不是一线公司就没有投资价值,而是不是一线公司对我来说确定性就不大,那我宁愿等他走到一线公司的时候才去购买,就算之前的钱没赚到也无所谓,那个钱本不是我该赚的。
所以我说段大哥投资万科的时候,万科就是我无法理解的公司,网易也是,创维也是,但假如我对互联网有认识的话,腾讯我就认为属于我能理解的,因为他的用户已经最大,其实只要互联网在发展它是我能投资的企业,但也一定是他已经最大了我才敢去投。
topcp
2010-06-07 17:08
确实没看报表,只是感觉李宁大一些,呵呵。对服装类公司没研究过。
你说的这种类型的企业确实是要这样,这种类型的企业不会集中,跟我要找的一定集中的类型刚好相反,我是一定要找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最后最好就剩1-2家,但是服装类不可能胜1,2家,这个行业肯定是百花齐放的,你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分析服装行业,企业更大于行业。
你的这个分析对于一定分散的行业很有价值,比方说服装等个性化很强的行业,分析企业比行业更重要。
topcp
2010-06-07 17:38
其实我们的分歧主要的原因还是喜欢投资的企业不同导致的心理习惯问题,比方说李宁、安踏、阿迪和耐克四家公司,你可能会在李宁和安踏中选一个,而我一定是在阿迪和耐克中选一个。
因此你更看重选的企业今年多开了多少分店,销售额增加了多少。而我更看重的是利润率有没有增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李宁这样的企业大规模降价什么的,其实主要是大家喜欢企业的类型不同导致的。因此你对店(销售)的感觉好,而我对厂(成本或者投资)的感觉好,就是因为你希望看到更多进攻,而我看到的更多是如何压制对手保证自己永远是业内的第一,当然我的前提一定是感觉这个行业有前途才会投资的。其实都有道理的,我要向你学习更多才行。
topcp
2010-06-07 17:57
呵呵,是呀,其实你才是高手,你对彼得林奇一定了解的很深,他的6种企业类型,你应该至少能懂4种。而我其实只明白他说的大笨象企业,或者说如果足够便宜缓慢增长我也有点感觉,但其他的4种我是啥也不懂。
topcp
2010-06-07 18:05
这就是眼光了,呵呵,把缓慢增长的看成大笨象,那就是看错了,国内也很多呀,长虹,海尔这些都是的,我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看起来还要增长,但是其实要下滑了.
但是你关注的成长型股票的问题也是一样的,而且我一直认为你关注的企业类型更难,因为这样的企业竞争更激烈,比方说李宁,面对的就是361,匹克的追赶,上面还有阿迪,耐克的压制,面临的情况更复杂一些。而我关注的企业有时候只要确定是业内第一,要么行业完蛋,要么肯定没事,所以我特别在意这个业内第一,要不是这一点我在08年也不会卖掉一部分格力,就是因为格力的管理层没有给我信心说一定保第一,其实做法还是跟随美的降价了,最后第一还是保住了。
topcp
2010-06-07 18:25
短时间不重要,要长期保持第一,最好永远保持第一,甚至把第二的抛的老远,那就能代表一个行业了,甚至没事蹂躏一下下面的小企业,警告警告这些小企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参与进来,那就更好了,其实沃尔玛在美国就是这样的,沃尔玛告诉大家,我就3%的利润,投资还很大,你们来吧,我有3%的利润你们进来可能前10年都是亏,那就没人来了。这个行业就被他垄断了。
格力也应该拿出来这个魄力,我有6%的利润率,你们就4%,告诉下面的小企业去农村乡镇市场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级市场最好老实点,要是降价的话,你赔钱我还有利润,这么折腾几次其他的企业要么不做了,要么老老实实赚点小钱,其实空调剩下美的和格力,慢慢的估计该讲和了,和谐社会吗,基本就这两家了,只要讲和了,下面的小企业随便蹂躏。
topcp
2010-06-07 18:30
我选择这样类型的企业注定很少的利润率,但是如果能实现垄断,再小的利润率都可以,如果小到比存银行多不多少,其实就没人来参与了,那么到时候适当提高一些利润率,也是可能的。我更喜欢整个行业被1-2家控制的,这样的行业利润再低也比门槛低利润率高的行业好,因为门槛低的行业,利润再高一点会有一大堆企业,就跟房地产公司一样,我根本无法知道谁能剩下,一定要经过你死我活之后,才有可能分出来好坏。这个也只是我了解的,其实真正厉害的是能把握住成长阶段就看出来有伟大公司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赚大钱,我这样的一个企业10年赚3,4倍就了不起了,比起来段大哥网易的例子,我不知道要多少年。
topcp
2010-06-07 18:36
真的这么高?13.23瓶?你这个数据吓人呢,这不是要翻倍了吗
topcp
2010-06-07 18:39
这个我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只是从股吧里面看到的一些人发的帖子,说自己在军队的时候,每年都有定量供应的,并且原来只有3两,后来复原前到了半斤,这样类似的帖子。
军队的和政府机关的都是不掏自己钱的。具体比例我也没有数据。只有我们这些可怜的人才花钱买。我买茅台也是为了对冲一下,要不喝不起呀。
topcp
2010-06-07 18:45
了解的不深,我还是这个思路,尤其是家电行业,确定他能走进一线,进不来一线那不确定性就大了,当然如果他有某一个方面很强也行,比方说某一项专利技术什么的,要是没有空调行业如此低的利润,一个风吹草动他可能一年白干了。
topcp
2010-06-07 18:46
嗯,看到他还在增长就好,其实最好别弄的太快,每年稳定点不担心最好
topcp
2010-06-07 18:48
企业文化什么的也是优秀企业的一方面,但是这些东西有时候没办法量化,我能量化的东西就是把竞争对手踩死,保持业内第一,最好实现绝对垄断。
topcp
2010-06-07 19:04
每年现在增加了2000吨产能,茅台管理层就担心卖不掉了,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只要把假酒打掉,他这点增量实在小的可怜。
茅台去年主要宣传健康保肝护肝,我是觉得没说到点子上,不过总算说出了一点酱香和浓香的区别。不过离国酒茅台,民族自豪这样的广告还差的太远,不过慢慢来了,一下子增加销量也没用,经常断货。
topcp
2010-06-07 19:11
80%是否是公款消费我没有数据,你可以看看我其他的帖子,我对酒的理解跟你不太一样,现在不花钱的,如果有一天没人送礼了,他是否还会花钱买酒?如果经济实力允许的话,我相信他还会买,因为喝酒会上瘾的,当然如果老百姓还是很穷只能靠公款,那就没办法了,这也就是我说的民族自信心的回归的一部分,要老百姓手上有闲钱。
段永平
2010-06-07 23:03
其实是不是第一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一般并不在乎谁是第一,他们在乎的是买的东西是什么(消费者导向)。
为追求市场占有率而追求市场占有率是大多数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
段永平
2010-06-07 23:15
2010-06-07 23:15
段永平 回复 topcp
2楼
2010-06-06 21:14
段先生以下这段场景是否如实?
段永平接着解释为什么“中国巴菲特”是可为的呢,他说,研究巴菲特其实就一件事:不懂不做,只要你这么做,就叫价值投资。
刚刚提出巴菲特三个关键词的赵炳贤立即反对:“你这是把巴菲特思想片面化。”
段不觉得。他说,这就跟参佛一样,有时参透了就一句话。“巴菲特跟我(吃饭时)也是这样说的,价值投资的根本准则就是don’t do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我个人悟的也是这样:不懂不做,当懂一些特定的事物时其它东西自然云开雾散。芒格说选股是普世智惠的一个分支,能力圈通过学习、阅人、阅物是能够不断扩展的。赵炳贤先生总结的巴菲特投资思维有三个关键词: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界。也很到位。
2010-06-07 00:40
呵呵,一般人学习理解是总是觉得做什么是最重要的,其实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2010-06-07 08:28
谢谢段先生提醒。
2010-06-07 11:20
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段总的这个理解,确实是很深刻的!闭上眼睛冥思一下。。。。
2010-06-07 11:24
我们不能“什么都做”;
巴老的成功在于“不做什么”;
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巴老的成功在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2010-06-07 11:31
经典总是如教科书中的案例那么少,(交易)要少到只拥有未来能成为经典的公司。
2010-06-07 13:00
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的差异会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
2010-06-07 21:28
段先生说巴老说过的富一次就可以了和芒格说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道理是一样的。
2010-06-07 21:31
太多的机会倒有可能是灾难。学学芒格这位可恶说“不”先生,这样做最少可以过滤掉90%错的机率。
2010-06-07 23:30
“富一次就可以了”也许翻成“只需要富一次”会好一点?
这里好像没原文说的那么清楚。
2010-06-07 23:50
您有自己不应该干的事情清单吗?能讲吗
2010-06-08 00:12
有些可以讲,比如:不做空,不用margin,不做不懂的东西。
3楼
2010-06-06 23:55
有很多人买了《穷查理宝典》为什么没人回答如何搞懂费马-帕斯卡系统?
2010-06-07 03:18
没注意那是个什么东西。芒格的书里有些一眼看不明白的东西,我建议跳过去,看看得懂的部分。
2010-06-07 07:58
段大哥:又学习到怎么看书的方法。谢谢
2010-06-07 09:15
我一直以为大家都怎么看书来着。
2010-06-07 13:09
我一直以为大家都这么看书来着。
2010-06-07 21:42
如果没有概率那怎么判断确定性呢?
2010-06-07 21:49
所谓毛乎乎的东西就是概率上很大的事情会发生,没有概率哪有价值投资。
2010-06-07 23:32
毛乎乎的东西还是小心的好。
4楼
2010-06-07 02:35
讨论yahoo和阿里巴巴那个贴没参与上...借这个贴来咨询一下。我有几万股阿里巴巴集团股票...阿段能帮忙分析一下 每股现在的价值嘛?以及未来部分子公司拆分上市的时候价值是多少.... 另外这些股票若是不上市的话,若是需要钱的话有什么办法变成钱?07年阿里B2C上市的时候,先把大家1:3比例从阿里巴巴B2C变成阿里集团股票,只有再1:4的比例变回阿里巴巴B2B的股票。那么淘宝和支付宝上市的话,一定还会集团股票有1:X的比例变成上市部分股票的..现成创业需要钱..阿段帮忙分析一下...
2010-06-07 02:36
不好意思写错 是B2B 不是B2C
2010-06-07 02:51
我傻了 我自己想了一下或许 我可以这样算 按照之前办法集团股票折算到 阿里巴巴B2B的 20几万股吧 现在差不多15元一股?(很久没关注了)300多万?(B2B你也涨一点啊 学下QQ和百度啊 只至少也千万了啊) 那我现在的问题就是 淘宝或者支付宝的价值应该比B2B要大的吧.... 唉 卖了就等于亏了?
2010-06-07 02:52
我没认真量化分析过,但觉得长期而言(10年),整个阿里集团值1000个亿美金应该有可能。你的股票不知道怎么变现。
创业的钱只能想办法了,现在卖股票你也许只能卖到200亿左右的价钱。
5楼
2010-06-07 11:17
参与“i美股”论坛辩论 得正版经典投资书籍
“i美股”论坛辩论第一期,辩论主题——中国能否出现属于自己的巴菲特
本次辩论不求胜负,“i美股”会在发言辩手中选出3名最佳辩手。最佳辩手可在论坛巴菲特区《几本价值投资必读之书》中任选一本做为奖品,由“i美股”无偿赠与。本次辩论将持续三个月,欢迎各位网友踊跃发言。
http://bbs.imeigu.com/thread-3578-1-1.html
2010-06-07 13:06
这是广告。
顺便声明一下,我觉得这个无定义主题辩论有点无聊,所以我不支持,但可以投资美股的人还是可以上去看看资料的。
我自己有时会去这个网站。
6楼
2010-06-07 18:18
很多人知道三个犹太人的著作改变了世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物理世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改变了心理世界,马克思的《资本论》改变了人类世界。但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个犹太人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改变了投资世界
这句话经典!
2010-06-07 23:06
《证券分析》只是改变了很少一部分人,对世界的影响好像可以忽略不计。
7楼
2010-06-07 18:30
段总,从4月份开始中国政府开始调控楼市,就我所在的深圳而言现在已经房价开始下跌,而内陆的房价很多还在涨比如说银川现在6000多到7000很多人说要到1万,一个西部100万左右人口人均收入1000元的城市,这是目前很多二线城市的状况,在成都可以看到3环线外全部是盖房子的,我们发现连农村的农民现在都在想办法到处借钱买房子,因为大家都在说房价会涨。而今天A股已经到了2491点,中国很多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很差,但从整体来看现在的国内经济状况表现比去年初的时候要好,不知道下一步经济的走向,如果以价值投资来分析,我们如何分析目前A股股票的价值。
2010-06-07 20:38
既然大家来到段大哥博客,就都有缘分,我给大家说说如何大概的判断大牛和大熊。不是特别准,但是也算不错了,比起来6000点说能到10000的沙某人还是管用多了。
把整个A股看成一只股票,把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看成参考,A股集中了几千只股票,因为有市盈率的原因夸大了市值,但国家上市的企业也只有这么多,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没上市,因此可以作为夸大市盈率的补充。
如果A股整个市值超过整个GDP那么我就认为牛市已经接近到顶了,当然这个时候还不着急卖出,但可随时保持警惕,一旦出现稍微深一点的调整就可以卖出套利了,当然价值投资的股票如果不是夸大的太多,留一下问题也不大,这个估值主要用于买点。
如果A股整个市值低于GDP的1/3或者还要低,那么接近熊底了,看好的股票可以买了,也差不多了。
如果价值投资者能结合上大波段的话,至少可以买到比较便宜的优质股票,卖出的话都无所谓了,不是涨的太离谱多放一段时间可能更好。
2010-06-07 23:13
不知道你能否有数据了解这个A股市场。如果你用整个A股的企业价值(市值+负债-现金)去买下所有A股企业的价钱便宜吗?如果便宜则A股就便宜了,如果贵就还是贵。我没有数据,没分析过。
对于房价,如果你自己需要房子住,比较一下是租便宜还是买便宜就知道房价贵不贵了。短期而言价格和价值是由可能背离的,长期不会。
2010-06-07 23:24
这就是把大市当一只股票,对判断大市会很有帮助。
2010-06-08 10:52
这就是所谓“证券化率”。
不过TOPCP兄弟你能说出“要是在GDP的1/2以上,我就不再买股”这话,如果严格执行的话,真是一条不错的规则。。
以前没有这样做到并执行。
2010-06-08 13:57
他这话对大盘而言是有道理的,对个股没道理。真这样就说明他非常棒,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是成长股。
8楼
2010-06-07 20:11
看了段兄2007年波士堂的访谈,很是佩服;不过有一个问题:面对嘉宾和观众的那些提问,段兄你是否有一种曲高和寡、知音难求的孤独啊?呵呵
2010-06-07 23:21
呵呵,比老巴好多了。
9楼
2010-06-08 13:32
段大哥:这几本书是您自己的看法,还是仅仅是转载而已呢?我觉得这很重要,因为您是我们心中认为最得老巴真传的国人,您认可和别人认可还是不一样的。既然发在这里就代表了您的看法对吗,如果是这样,我就准备买,还准备花几年时间研究了。
2010-06-08 15:41
是转载,好些我自己也没看过。
10楼
2010-06-08 18:44
老段,请教个问题:在做现金流量折现法估值的时候,那个N(多少年)如何确定呀? 多谢!
2010-06-08 23:08
10的八次方。
2010-06-09 10:16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价值
其中:n为资产的年限;
CFt为t年的现金流量;
r为包含了预计现金流量风险的折现率。 这个N不知道如何确定呀?
2010-06-09 13:58
呵呵,n年以后的利润折现回来其实没多少的。
2010-06-09 22:59
是吗? 受教了! 以后多研究一下啊!
2010-06-09 23:02
老段,这个N你如何确定呀? 比如你在研究阿里巴巴的话,这个N如何确定呢?
2010-06-10 00:17
n=未来啊,定义很清楚。未来=10的八次方。